- 綿陽四〇四醫(yī)院“ 超聲治療頭一套”采購結果公告
- | 綿陽四〇四醫(yī)院“ 除顫儀(第二次)”采購結果公告
- | 綿陽四〇四醫(yī)院“轉運呼吸機 ”采購結果公告
- | 綿陽四〇四醫(yī)院“三網融合(電視收視、互聯(lián)網、wifi)服務 ”采購結果公告
- | 綿陽四〇四醫(yī)院“中央空調內機、管路等零星維修服務 ”采購結果公告
- | 綿陽四〇四醫(yī)院“醫(yī)療意外保險服務平臺 ”采購結果公告
- | 綿陽四〇四醫(yī)院“2號樓6樓日間手術室安裝潔凈板 ”采購結果公告
- | 綿陽四〇四醫(yī)院“ 奧林巴斯電子結腸內窺鏡維修”采購結果公告
- | 綿陽四〇四醫(yī)院“2號樓手機智能充電設備投放服務 ”采購結果公告
- | 綿陽四〇四醫(yī)院“電動吸引器等醫(yī)療設備一批”詢價公告(第二次)
【最美護士】④——用微笑去安慰 用愛心去治愈
說起感染科,總是帶有一層神秘而恐懼的面紗,有的人望而卻步,有的人避猶不及,有的人退避三舍。突如其來的疫情,揭掉了這層面紗,讓很多人認識了感染科,但恐懼仍在。有這樣一群人,卻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在這個崗位,F在,讓我們來看看這群被層層口罩遮住了青春的人兒。
感染科護士吳麗
吳麗,一位臉上總是帶著微笑的“仙女”,今年是她在感染科工作的第十個年頭。十年的工作經驗,讓她能夠勝任感染科的每一個崗位,既能處理危重癥患者,也能照料牙牙學語的患兒,更有“穿刺小能手”的稱號。
十年間帶走了她的青春,從桃李年華到可愛寶媽,沒帶走的是她的微笑。她說她愛笑,喜歡把好的情緒傳遞給身邊的人,因為這不僅是在治愈他人,也是在治愈自己。
2019年對吳麗來說是不愿被提及的一年,親哥哥的意外去世讓她難以釋懷,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她正在值夜班,凌晨兩點,萬籟寂靜更是放大了這份悲傷。就在這時,平武縣醫(yī)院送來了一位高熱的手足口患兒,來不及悲傷,她立即整理情緒,配合醫(yī)生收治患兒,抽血、輸液、降溫......沒有半點猶豫。看到焦急的患兒家屬,哭泣的孩子媽媽,她輕撫著媽媽的后背,不斷的給予安慰,絲毫看不出此刻的她也需要安慰,需要一個肩膀。后來,在她的精心照料下,小寶貝平安出院了,家屬送來了感謝信,不停地稱贊她是一個好護士,她也只是微微一笑,說上一句只是做了應該做的。
感染科護士鐘輝燕
鐘輝燕,和吳麗一樣的全能型“選手”,上得了ICU,抗得住肝病房。上班的時候幾乎看不到停下的她,總是穿梭在各個病房,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的身影。從實習結束進入感染科起,她始終保持著這種熱情,八年了,時光像流水一樣消消地漫過了她的生命,留下的是她對工作、對生活的熱愛。
記得那是一個深冬的夜晚,寒風凜冽,她正要下夜值班,值守崗亭的護士妹妹氣喘吁吁地沖上樓來,告訴她330床王某精神病犯了,破門而出。她毫不猶豫地沖下樓,一邊跑,一邊用對講機呼喊著值班醫(yī)生,當她跑下樓去,只看到滿地鮮血,人去哪了?受傷了嗎?嚴重嗎?帶著這些問題,她大聲呼喊著、焦急地尋找著,終于在醫(yī)院停車場看到了病人。她立馬沖過去,第一件事就是拉著病人看哪里受傷了。當她看到病人右手流著血,情緒煩躁,她也毫不畏懼地邊安撫著病人邊跟著病人,慢慢地走著,到了急診科門口王某終于愿意先處理傷口。處理完傷口,病人家屬也趕到了,她和家屬一起勸說著王某回科室,就在勸說的過程中,王某突然情緒爆發(fā),怒摔手機,再次沖出醫(yī)院,看見有出租車竟直接撞了上去......事后,大家問她當時是什么心情,她坦言,心里很慌張,但想的仍然是要把病人拉回來,不能讓他受到傷害。
在感染科,像她們這樣的“勇士”還有很多,厚重的防護服能阻擋病毒,卻擋不住她們對待患者的愛心、耐心,擋不住她們?yōu)榛颊邘サ臏嘏c慰藉。
感染科護士蔣斯琪
蔣斯琪,“90后”護士,也已經在感染科工作七年有余。初來感染科,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接種乙肝疫苗,她說要保護好自己才能更好的去保護他人。的確,后來工作的每一天,她都在盡力地去保護別人。一個寧靜的午后,一位急癥患者被送入病房,急診護士的高喊打破了這份寧靜“快點搶救病人,記得戴手套”,當時,正在隔壁病房的她聽到聲音立馬趕了過來。只見病人口唇紫紺,張口呼吸,全身散在花斑。戴手套?手套在治療室,病人情況危急,來不及了,她立馬為患者緊急吸痰、戴呼吸機、建立靜脈通路,漸漸的,患者情況穩(wěn)定下來了。一旁的急診護士卻略帶關心和責備的語氣說:“不是讓你戴手套嗎,為什么不戴?”原來,這是一位HIV患者,可蔣斯琪卻只是淡淡的道“不是情況緊急嘛,我如果去拿了手套再回來就晚了”。是的,搶救就是在爭分奪秒,晚一點點時間對患者來說可能就是生命的丟失。
吳麗、鐘輝燕、蔣斯琪,她們只是眾多感染科護士的一個小小縮影。戴著口罩、帽子,能辨別她們的只能是胸前的工作牌;穿上防護服,便無人能識。她們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,用專業(yè)與愛心為傳染病患者帶去生的希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