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綿陽四〇四醫(yī)院單一來源采購車輛停放管理服務公示
- | 綿陽四〇四醫(yī)院“2號樓手機智能充電設備投放服務”詢價公告
- | 綿陽四〇四醫(yī)院“電動吸引器等醫(yī)療設備一批”詢價公告
- | 綿陽四〇四醫(yī)院“高新區(qū)安居小區(qū)住房出租”采購公告(第三次)
- | 綿陽四〇四醫(yī)院“轉運呼吸機”采購公告
- | 綿陽四〇四醫(yī)院“新生兒可視喉鏡”采購公告
- | 綿陽四〇四醫(yī)院“脂肪離心機及吸脂機”采購公告
- | 綿陽四〇四醫(yī)院“電動手術床及醫(yī)用低溫保存箱”詢價公告
- | 綿陽四〇四醫(yī)院“醫(yī)療意外保險服務平臺”采購公告
- | 綿陽四〇四醫(yī)院“三網(wǎng)融合(電視收視、互聯(lián)網(wǎng)、wifi)服務”采購公告
夏至養(yǎng)生
一、氣候特點
夏至是一年中陽氣最為旺盛的時候,同時也是陰氣開始產(chǎn)生的時候。從這一天開始,一些喜陰的生物開始出現(xiàn),而陽性的生物卻開始衰退了。
二、養(yǎng)生原則
對于人體而言,夏至時節(jié),人體陽氣運行暢達,氣血趨于體表,人體腠理開泄,津液外泄,出汗量增加。中醫(yī)認為“血汗同源”,血為心所主,故有“汗為心之液”之稱。因為夏與心氣相通,故多汗易使心氣渙散,此時保存或及時補充津液至關重要。
此時節(jié)高溫燥熱,常使人們飲食無味、睡覺不香,容易出現(xiàn)頭暈、頭痛、疲倦,甚至惡心、嘔吐等癥狀。為了安全度夏,家庭準備一些防暑降溫藥物是很有必要的,比如藿香正氣水、清涼油、菊花等,還可以制備一些消暑降溫的飲品。
三、飲食原則
夏日炎熱,胃腸功能受暑熱刺激相對減弱。因此,要保證胃腸功能正常,選用食物滋養(yǎng)補益,抵御暑熱侵襲,是夏季養(yǎng)生的重要一環(huán)。在飲食上,由于天氣逐漸轉熱,所以宜清淡,應以易消化、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。中醫(yī)認為,立夏后陽氣上升,天氣逐漸升溫,如果此時人們還多吃油膩或是易上火的食物,就會出現(xiàn)痤瘡、口腔潰瘍、便秘等癥?梢远喑远怪破贰㈦u肉、瘦肉等,既能補充營養(yǎng),又可達到強心的作用。平時多吃蔬菜、水果及粗糧,一可增加纖維素、維生素C和維生素B族的供給;二可促進體內“致熱物質”從尿、汗中排泄,達到清火排毒的目的;三可起到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。
四、夏至飲食習俗
1.夏至吃面
在我國的部分地區(qū),夏至日有一些民俗,如“冬至餃子夏至面”,北方人在夏至這天就講究吃面。
2.夏至時令茶單
宜飲:安化天尖。
夏至時,陽氣達到極致,應多食苦味食物,宜清補。安化天尖,甘潤淳厚,生津不斷。同時,黑茶中的咖啡因、維生素、氨基酸等有助于消化,可調節(jié)脂肪代謝,提高胃液分泌,也能幫助增進食欲。
五、夏至營養(yǎng)餐
荷葉飯
原料:大米500g,植物油75g,雞蛋2個,叉燒肉、瘦豬肉、蝦仁、香菇適量,醬油、鹽、糖、香料各少許,鮮荷葉2張。
做法:①將大米放飯盒中加500ml水,25g植物油,用旺火蒸熟,取出晾涼,撥散。②將叉燒肉、瘦豬肉和香菇切成細末,加醬油、精鹽、糖和香料炒熟。另將雞蛋炒熟撥散,放到一起拌勻。③將拌勻的菜作餡,分兩份包上米飯,再分別用洗凈的鮮荷葉包好,入籠屜用旺火蒸20分鐘即可。
功效:荷葉飯不僅味美可口,且有清熱解暑之效。
姜絲炒肉
原料:瘦豬肉150g,姜25g,青椒25g,油、醬油、精鹽各適量,綠豆芽150g。
做法:①將瘦豬肉洗凈,切成2寸長、1分粗的細絲用醬油拌勻。青椒洗凈去蒂去籽切成絲,姜去皮切成絲,綠豆芽擇去根洗凈。②鍋內放油燒熱后下肉絲翻炒,八成熟時出鍋盛碗中待用。③鍋內再放油少許,燒熱后加入青椒絲和綠豆芽,炒幾下后加精鹽,再加姜絲合炒幾下,倒入肉絲,炒勻后加味精,再翻炒幾下出鍋。
功效:健胃益氣,增力健體。
素燒三元
主料:萵筍300g,胡蘿卜200g,白蘿卜200g。
調料:蔥段、姜片、生油、熟豬油。
做法:萵苣、胡蘿卜、白蘿卜去皮洗凈,削成直徑約2cm的圓球狀,各15個,用開水焯透撈出。坐鍋注入生油,燒熱后入蔥姜。再加入萵筍、胡蘿卜、白蘿卜,武火燒開后,文火燉入味,淋上熟豬油即成。
功效:健脾化滯,寬中下氣。其中萵筍還有通經(jīng)脈,胡蘿卜有明目,白蘿卜有解毒化痰的功效。常治療食滯脾胃、消化不良或小便不利等癥。
生姜酒
原料:生姜300g,冰糖50~100g,酒500g(酒精度占35%~40%);
做法:①將生姜用水洗凈切成薄片,放在竹筐上陰干1天;②將陰干的生姜與酒,冰糖放入玻璃瓶中靜置2天;③用紗網(wǎng)將生姜過濾后,將酒倒入細口瓶中,放在冷暗處保存,兩周后可以飲用?擅刻煸缤砀黠1次,每次15ml。
功效:健胃,促進腸道蠕動,利尿解熱,鎮(zhèn)咳祛痰,抗菌,預防胃潰瘍,鎮(zhèn)靜。
下一篇: 帶你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